工评·百秒快评|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劳动者
作为今年采访两会的记者,我听到了很多代表、委员都在讨论新质生产力,然而在众多声音中,来自生产一线的代表委员发言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各位一线代表委员在讨论中着重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工作技能以满足国家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
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曾经采访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6厂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代表。他在回答我的提问时表示,要多给一线职工提供竞赛的平台。因为他们为了在各种竞赛上取得好成绩,就要反复地进行练习,而这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为了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经常要想很多点子、很多办法,而这些点子、办法,本身就是创新的萌芽。
为什么说到了创新?因为,和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质生产力就是由创新来起主导作用的。
所以,我们虽然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但还是要通过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老”传统来实现。
新老结合,以老促新,我想,这可以说是我们一线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那么接下来,我们各个相关部门应该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为我们的一线职工搭平台、做培训、畅通道、提待遇,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